近年来最大股票配资网,韩国政坛动荡不安。2022年12月,尹锡悦曾发布紧急戒严令,结果导致他自己陷入弹劾的危机,国会全票否决,法院也支持,最终提前举行了总统选举。结果,李在明凭借49.42%的得票率,在2025年6月3日成功当选总统。这位从贫苦家庭走出的领导人,凭借自己的韧劲儿和接地气的形象赢得了不少民心。
然而,李在明上台并不是高枕无忧的开始。在韩国,有一句话:“总统下台,不进监狱就是在路上”,检察厅的权力就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。李在明深知这个潜在的威胁,因此他在上任不到三个月时,便开始着手改革,计划彻底削弱检察厅的权力。9月26日,韩国国会以174票赞成、1票反对、5票弃权通过了《政府组织法》修正案,决定废除检察厅这一已经存在了78年的机构。虽然这一改革看似只是一次机构调整,但它实际上是李在明为自己铺设的安全退路,避免未来遭遇前任政府的清算。
李在明的决心不是一时冲动,而是有深刻背景的。他自己就是检察厅的“受害者”。2018年,李在明当选京畿道知事不久,便被卷入了城南大庄洞地产开发案的调查,检察厅指控他违规操作。2021年,检察官要求判处他两年监禁,并且在2022年选举前夕,检察厅又开始调查他涉嫌公款挪用,甚至突袭了他的办公室。直到2022年大选时,他才以0.73%的微弱差距输掉选举。如果不是2025年提前选举的机会,李在明可能早已落败。
展开剩余76%上台后,李在明显然没有忘记检察厅对他造成的困扰。他反思起了文在寅政府当时试图进行的改革,虽然2019年文在寅设立了高级公职犯罪调查处,分割了检察厅的部分权力,但因曹国法务部长的丑闻而未能成功。李在明汲取教训,不再采取软手段,而是采取硬核措施,把检察厅一拆为二:法务部的公诉厅负责起诉,重大犯罪调查厅则归行政安全部管。此改革将在2026年9月全面执行,使检察厅再也无法执行“双重职能”的老路。
国会投票当日,场面可谓简单而直接。执政党共同民主党占据绝对多数,反对党的国民力量党无力阻挡,选择全体退场,留下空荡荡的议席。最终,改革顺利通过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一数字背后,是深刻的政治博弈。国民力量党是尹锡悦的支持力量,而尹锡悦目前正面临检察厅的调查,这次改革对他们而言是一次“政治杀招”,毕竟改革后,检察厅的调查权将被削弱,尹锡悦的弹劾案也可能被移交给新成立的机构。
韩国的“青瓦台魔咒”并不是空穴来风,近十位总统中,几乎所有人都面临过麻烦,只有金泳三和文在寅勉强安然度过。检察厅虽然打击了不少腐败案件,但其权力过于集中,政治化严重,每届政府几乎都将其作为政治工具使用。李在明此次改革,实际上是回应民意,也是为自己和未来的总统减少“后顾之忧”。
改革后,韩国的司法体系将发生重大变化。日常案件将由警察接手,腐败和金融大案则由新设的重调厅负责,检察官的职能将主要集中在公诉和法庭辩论上。尽管听起来更加平衡,但改革的实施并非没有问题。在过渡期内,如何确保新机构顺利运行,如何避免拖延调查或起诉错误,将是李在明政府面临的重大挑战。
李在明在9月27日发布声明,强调此次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司法公正,而非为了自保。外界对此有着不同的声音。支持者认为,这一改革有助于分散检察厅的权力,避免它成为政治工具;而反对者则认为,李在明是在为自己铺路,担心下台后成为尹锡悦的下一个目标。
从大环境来看,这一改革来得正是时候。韩国经济面临低迷,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,国际间的紧张局势也让韩国的外交环境复杂多变。李在明上台时承诺将重振经济、推动对朝对话,但内政的混乱也严重影响了他施政的基础。检察厅在过去78年扩展了权力,但也暴露出腐败与政治化的问题。李在明的改革,既是一种自我保护,也是在回应民众对清廉政府的期待。
韩国的政治生态长期以来都充满不稳定因素。总统换届与检察厅的强大权力形成了不平衡的权力结构,政治动荡成为常态。李在明的改革如果能够顺利推行,或许能打破这一恶性循环,让韩国政坛走向更加稳定。然而,未来的挑战仍然巨大,如何有效落实改革,确保司法公正,才是最关键的考验。
在国际上,改革引发了不同的反应。美国和欧盟担心这一改革可能削弱韩国的反腐合作能力,而中国则更关注半岛局势的稳定。李在明需要平衡国内外的压力,确保改革不仅顺利落地,也能为韩国带来长久的政治稳定。你认为,李在明能承受住接下来的反弹吗?这场检察厅的“末日”,是彻底的变革,还是另一场风暴的序幕呢?
发布于:天津市博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